那时候,买机票坐飞机需县级以上政府的介绍信

zzxspa8d6d

时间 2024年5月4日 预览 12

转载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rticle/7364662939784004133/

首发·文体版


思绪与回忆三则

1、上世纪90年代以前,坐飞机还是很牛逼的事。我记得采访北京亚运会时从机场买机票还要县以上政府的介绍信。我第一次坐飞机是在空军文工团的1978年,济南北京,机型是苏制安24,票是一星期前取到的150元。那时一个青工一月的工资是18元,一个士兵一月的工资是六元。从拿到票后我就处在一种期待的昂奋中。临起飞的头天晚上,我突然想到,明天万一飞机失事了怎么办,越想越紧张,半夜实在睡不着,便找到率我们去的业务团长王连印,王团长做过无数次飞机,最险的是做过直升机到红其拉甫为官兵演出过。王团长对我说,就交通工具来说,世界最安全的是飞机,如果你愿意查一下,地球上骑自行车的死亡率都比坐飞机高的多,更不用说,我们身边的汽车了。我害怕的原因是对地上司空见惯的车祸已适应,而对空中极极少的飞机失事的敏感。从此我对飞行不再恐惧。

2、有一种思维定势,爱从个案推到群体,王蒙说,比如允许一个人抽烟,那全国人们都抽怎么办?其实不应这样推断,即使允许,也有人不抽,比如我。

3、最初知道《论语》是上世纪“批林批孔”运动时,是被要求当反面教材的。而我对《论语》一星半点儿的感悟,均来自林总。比如他手抄在纸条上的“悠悠万事唯此为大,克己复礼”;比如“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”,前一句,在过往的日月里,每每在我忙活了半天啥都没成,想放弃又找不到理由时,它成了狼狈不堪的我下台的阶梯。而后一句,则是常在我心里驻守,是用以驱赶患得患失,庸人自扰,心绪不宁,忧愁恐惧的妙器。想林总常拿这句自省,也是因戚戚常缠挥之不去。其实,谁也不用装帛伊,这百把年的中国,你自命君子也罢,你甘为小人也罢,哪个不在独自戚戚,你无法坦荡。

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