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月内经历2次大手术,8次化疗……”她们用亲身经历打破卵巢癌“魔咒”

zzxspa50f9

时间 2024年5月11日 预览 9

转载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rticle/7367362654052336180/

2024-05-10 21:30·杭州网

“总共开刀4次,进过ICU,化疗了8次……谢谢医生给了我无数次生命。”“很多人以为我们肿瘤科医生会活得很压抑,恰恰相反,我们看到患者治愈了,生存时间越来越长了,一点都不压抑,由衷感到开心。”

5月9日,浙江省肿瘤医院妇瘤外科党支部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活动:“巢暖花开”志愿服务公益科普巡讲启动暨系列活动第二场。妇瘤外科的多位医生护士、卵巢癌患者和他们的家属聚集在一起,科普卵巢癌防治知识,病友们相互分享交流抗癌经验。

战胜“沉默癌症”第一件事情:保存完整疾病资料 选对医院

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,由于没有早期症状,往往一经诊断便是晚期,失去最佳诊疗时机。

“如实陈述病史,对疾病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!你提供的疾病资料越完整越详细,对你的帮助越大。”浙江省肿瘤医院妇瘤外科主任朱笕青说,对于卵巢癌患者而言,初始阶段的治疗非常重要,尤其是新诊断的卵巢癌患者,争取第一时间的治疗,对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。

“很多病人有避讳,不愿意到肿瘤医院治疗。事实上,肿瘤专科医院接诊的病人量是综合医院病人量的30倍。病例越多,越充分。”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朱滔教授介绍,卵巢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妇科肿瘤,约70%的卵巢癌首诊即为晚期,其5年生存率为40%左右。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妇瘤外科完成初始手术和后续治疗的卵巢癌患者,五年生存率达到60%,远高于国内平均水平。

卵巢癌患者抗癌7年手记:规范治疗、家人支持、营养管理、良好心态一样都不能少

“除了感谢专业的医生团队外,我还特别要感谢我的丈夫。从我确诊开始,身为律师的丈夫就放下工作,全程陪伴我左右,没有一天缺席。” 62岁的丁阿姨哽咽地分享她7年的抗癌经历,“刚开始心情不好,经常对他发脾气,他都包容我。”

丁阿姨在2017年确诊卵巢癌,“体检的时候查出肿瘤指标偏高,最开始没在意,一直到后面开始肚子疼,才发现得了癌症。”

丁阿姨确诊后找到了妇瘤外科主任医师张平,“我老公后来告诉我,腹腔打开后,肿瘤像野草一样。张医生和她的团队,把手术做得特别彻底。”

治疗过程中,丁女士可以说九死一生,3个月内做了2次大手术,2次小手术,进过ICU,经历了8次化疗,能挺过来除了依靠专业的医生团队外,也和家人陪伴和支持分不开。

“抗癌过程中,规范的医学治疗只是第一步,还需要家人支持、营养管理以及良好的心态等。”妇瘤外科主任医师张平也特别强调。

卵巢癌晚期前征兆 要有治疗疾病的信心

“卵巢在盆腔深处,看不见,摸不着,所以卵巢癌隐匿性高,很难被早发现,因此它早期没什么明显症状,等到患者有腹痛、呕吐等症状时,往往已到晚期。”张平说,正是这些原因,很多患者还会被误诊,在治疗上走弯路。

妇瘤外科党支部书记、副主任张英丽也表示,卵巢癌的高发人群是绝经后女性群体,“有些人觉得绝经后就不会得这种妇科肿瘤,其实是误区。 除了难发现,卵巢癌的复发率也很高,最高有70%。”

虽然卵巢癌诊断难,但随着临床研究的开展和治疗手段的优化,卵巢癌治疗越来越精准,复发也不意味着无路可走。在活动现场,多位卵巢癌患者都经历了多次复发,多次手术,最终回归正常生活。

活动现场还为优秀的患者志愿者颁发了奖状,她们中有贡献之星、博爱之光,也有人文之星、志愿楷模。

据了解,“巢暖花开” 志愿服务项目旨在通过组织科普教育讲座、座谈会、互动交流答疑等环节,让患者能及时了解疾病的预防、治疗和管理方面的最新进展。通过患者志愿者的亲身分享,为其他病友提供情感支持和希望,帮助她们摆脱疾病带来的困扰和压力。“巢暖花开” 志愿服务项目全年举行四期,接下来两期计划在7月和10月举行。希望卵巢癌患者和家属们共同参与,抱团取暖,静待“巢暖花开”。

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