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人,“入侵”新加坡的夜生活

zzxsp3f7b2

时间 2024年5月11日 预览 7

转载:https://new.qq.com/rain/a/20240511A0147500

2024-05-11 11:34·虎嗅APP·发布于北京

出品|虎嗅商业消费组
作者|昭晰,虎嗅派驻新加坡作者
编辑|苗正卿
图片|Zouk
虎嗅注:本文发自新加坡,为新加坡商业观察系列《滚雪球》第六篇稿件,继中餐之后,新加坡正在成为更多品类的出海首站。这个本土文化氛围偏弱、充斥多元国际文化的国家,在疫情后,展现出娱乐行业的机会期,使得敏锐的中国商人嗅到了机会。
《滚雪球》系列呈现细分商业赛道现状,体现新加坡商业环境变迁,为出海新加坡的大小玩家提供样本与案例。如果你是扎根新加坡的创业者,出海企业,或者是长期关注新加坡的投资人,请持续关注本系列,也欢迎你分享行业线索。
新加坡的某个角落,一家典型的中国移民开办的家庭 KTV门前,招牌略显陈旧,霓虹灯在夜色中却格外耀眼,尽管色彩有些剥落,但仍努力地闪烁着,试图吸引着过往稀落的行人。点歌机的界面停留在上个世纪的设计,不时传出麦克风故障尖锐的爆鸣声。
门前台阶上,招徕顾客的女人静静倚坐着,衣着精致却土气,眼底疲惫,手里夹着一支半燃的香烟。烟雾在夜色中缭绕,与周围的灯光交织成一幅朦胧的画面。
一瞬间,你好像来到了中国三线城市小县城的夜,老电影里,又好像时间倒退了几十年。
但,这是2024年5月。
百步之内,新加坡河两岸灯光逐渐亮起,狂欢开始了。
穿过一条素净的小巷,未加修饰的大仓库里隐藏着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异域空间 —— 新加坡历史最悠久、排名第一的夜店 Zouk。Zouk 创始人为华裔面孔,新加坡籍,被称为新加坡 House music (一种电子音乐)教父。
2015年,Genting Hong Kong 收购 Zouk,英国与中国香港混血的Andrew Li 接任 CEO。那一年,Zouk 估值4000 万新元(约合2.12亿元人民币)。
射灯频繁旋转,切割着黑暗,随着节奏的脉冲跳动,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迷幻氛围。才华横溢的DJ操纵着混音台,打造出动感的节奏,舞池中挤满了年轻男孩女孩们,发了疯地摇摆。画面好像来自未来。
图片来源:Zouk
过去与未来,落后与前卫,两种极端在这里并行。这是属于新加坡的魔幻现实。
新加坡的娱乐行业就像是一个微缩的全球化缩影,不同文化、风格、阶级的娱乐场所被极限压缩在这个面积仅与上海相当的国家当中。
而中国商人,正在这种极限当中探索中餐之后的下一个出海风口。
跳海酒馆从去年年底就开始积极筹备新加坡首店,作为出海首站;去年入驻新加坡的海伦司,正酝酿着第三家门店;一家华人创办的连锁 KTV 在重新装修、扩大包厢面积,在保持 C 端业务增长的同时,扩大 B 端业务优势;在新加坡从事娱乐行业9年, 拥有超十家连锁KTV、跳舞俱乐部、liveshow 的嘉德娱乐,四月底开出了新加坡目前唯一一家大型中文 Livehouse;嘉德娱乐同时在承接国内娱乐品牌落地新加坡的合作咨询,想要进驻新加坡,并因此咨询过与嗨翻创始人、CEO 鲁漭合作的国内小酒馆、跳舞俱乐部、高空电影酒吧多达十余家……
实际上,只能说这些品牌创始人都来自中国,但不少人的国籍已经是新加坡或即将成为新加坡,也有十余年前就入籍的新移民。
娱乐行业并非新加坡的优势产业,很多品牌出海新加坡的意义更多在于品宣而非盈利。
同时具备华人文化和发达国家商业传统,让新加坡成为各种意义上最合适的首站。
Zouk 已经扩张至拉斯维加斯(2019 年)、东京(2023 年),并即将在今年四季度开到洛杉矶。
新加坡绝对是一个理想的发射台。”Andrew Li 是 Zouk 集团 CEO,他解释道,“新加坡有着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位置、友好的商业环境和强大的安全性。Zouk 在新加坡的声誉,为其向其他国家扩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信誉。 ”
跳海酒馆创始人兼 CEO 梁优告诉虎嗅,跳海的第 30 家店落地新加坡,是为了验证跳海“先有人再有店”的社群模式在海外能否成立:“新加坡做成,东南亚就成。
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来到新加坡,娱乐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和国内截然不同。
“高昂的房租和启动成本,高昂的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,对于本地市场、法律法规的理解,相应的运营管理措施调整都是难点。”梁优总结。
时间差里的机会
中国品牌在新加坡拥有两重时间差。
第一重是疫情带来的机会窗口期。
新加坡在疫情中损失了近 2/3 的娱乐行业门店。整整28个月,所有门店都处于不可营业的状态,整个行业阴云密布,不堪重负从而关停的品牌比比皆是。
疫情放开后,坚持下来的品牌获得了喘息的机会,中国品牌也有了进入市场的机会。
第二重是中国娱乐行业设施、内容产品相较新加坡的丰富性和先进性。
新加坡有大量国际化的知名夜店、酒吧,多为欧美品牌,但中文产品和场所较少。
因此,很多中国品牌来新加坡考察后,会感到信心满满,觉得自己占据着市场空白和经验优势。
确实,新加坡娱乐行业的软硬件都显得不那么先进。
“新加坡家庭式 KTV 的目标客户是本地人,不是游客。因为新加坡 KTV 行业远远落后于中国、欧美,对游客来说没有吸引力。”Olivia (化名)2017 年在新加坡开出第一家 KTV。当时,新加坡很多 KTV 用的还是带线的麦克风,点歌用的不是手机而是遥控器,“非常老旧”。
于是,她借鉴了中国的 KTV 硬装与内容形式,将门店装潢得十分摩登,提供了市面上少有的产品,获得了扎实的成功。目前,她已经在新加坡开出 5 家门店。
现在新加坡 Livehouse 也许是一个商业上的空档期。”Olivia 对虎嗅表示,“但 Livehouse 对场地要求太高,需要面积大,层高高,满足要求的场地在新加坡商场很少见。”
嗨翻 Livehouse 抓住的就是场地优
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