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南被中央选中,建造世界最大自由港!第二个“香港”即将诞生?

zzxsp38095

时间 2024年5月8日 预览 15

转载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rticle/7366066662728155688/

首发·地图解天下

在1840年之前,香港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海边小渔村。如今已经成为了国际大都市,金融、贸易、旅游业的发展令全世界瞩目。

然而,时代的浪潮从未停息,我国也在不断寻求新的发展突破口。为此,我国将目标锁定海南,励志打造第二个“香港”,那么,海南究竟有何重要价值?我国在海南又有何规划?

香港曾依托自由港成“亚洲四小龙”

香港北靠广东省,东、南、西三面环海,共有262个岛屿,其中最著名的有香港岛、九龙和新界。香港岛位于珠江口东部,面积约80.4平方公里,是香港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。九龙半岛紧邻香港岛,而新界则是香港面积最大的部分,与大陆接壤。

自古以来,香港就是一个小渔村。直到1842年,鸦片战争结束后,香港岛被割让给了英国,开启了香港的殖民地时期。1898年,通过《展拓香港界址专条》,英国又租借了新界及附近岛屿,租期为99年。

在接下来的一个多世纪里,香港逐渐发展成为亚洲最重要的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之一。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,香港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和现代化,大量的中国大陆移民涌入,使得香港人口和经济都有了巨大的增长。1997年7月1日,根据《中英联合声明》,香港正式回归祖国,标志着“一国两制”政策的实施。

香港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迎合了时代的进步,成功地从原本的轻工业模式转变为主要以电子、金融和商业等现代产业为支柱的全球城市,迅速崛起成为与台湾、新加坡、韩国并行的亚洲四小龙。香港的成功,归根结底,离不开其自由港的地位。自由贸易政策、低税制、健全的法治环境以及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,这些都是香港吸引国际投资和商业活动的核心因素。

在金融服务业方面,香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,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,对全球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。

1997年,香港的GDP已达到了1774亿美元,占到了当时法国经济总量的12%。进入21世纪,虽然全球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,香港也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多重挑战,但其经济发展仍然保持着活力。2023年,香港的GDP总量高达3831亿美元,人均GDP达到5.1万美元,仍旧位居世界前列。

香港的成功经验也为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。早在约30年前,我国就开始着手对标香港,致力于打造新的自贸港,包括推出新的关税政策、吸引海外投资和人才引进等,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中国内地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,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。

同样值得一提的是,早在1988年,伴随着海南省的成立,我国也将其指定为经济特区,使其成为我国五个主要经济特区中面积最广阔的一个。但是反响一直平平无奇。

我国再次发力,将在海南打造世界最大自由港

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,向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相望,东临南海,西接北部湾,与越南隔海相望。海南岛是中国最多的岛屿的省份,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、南沙群岛、中沙群岛的数百个岛礁。

海南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。岛屿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,终年温暖,雨量充沛,森林覆盖率高,被誉为“天然氧吧”。这里物种丰富,拥有大量的热带植物和珍稀动物,是自然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。

同时,海南的海岸线长达1592公里,有着许多著名的海滩和度假胜地,如三亚的亚龙湾、天涯海角等,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。

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,海南省的总人口超过900万。其中,汉族人口占据绝大多数,此外,还有苗族、黎族等少数民族,以及一些海外归侨和外籍人士定居于此。许多考古发现显示,这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。历经秦、汉等朝代的开发与经营,在唐宋时期,海南开始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之一。

明清时期,海南成为重要的边疆地区,政府在这里设置了军事防御设施,并开始有计划地开发岛屿资源,许多中原人民迁移至此,使得海南的汉族人口大增。近现代以来,海南岛历经多次战争和动乱,但始终保持着重要的战略地位。

1988年,海南岛建省并设立经济特区,这标志着海南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。如今的海南,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旅游岛,正在全方位、多层次接轨国际市场。

在2018年,经过中央政府的正式批准,海南被选定为自由贸易试验区,亦称为海南自由贸易港。该措施涵盖了整个海南岛。

尽管海南省的土地广阔,其面积是香港的30倍以上,但它的经济发展状况未达预期。截至2023年,海南的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为7551.18亿人民币,在中国31个省份中(不含港澳台),经济规模位居倒数第四,即第28位。该省缺少关键的产业支撑和竞争核心,长期以来主要依赖旅游和房产市场拉动经济。

事实上,海南自由港的建设从2018年就已经开始,如今已经完成了初期的探索性建设工作,启动了378个项目,这些项目遍及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(包含“五网”升级)以及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,累计投资额达到了1173亿元人民币。

预计到2025年,海南将完成自贸港的基础建设阶段,到2035年,将实现深入发展的目标,并期望在本世纪半叶之前实现全面完工。

海南自由港的优势

尽管香港位居全球最主要的转口贸易中心之列,并且是亚洲最重要的国际金融枢纽,但它主要的商业活动仍然集中于国外的发达地区,与中国内地的贸易联系相对较少。因此,中国迫切需要构建一个与内地发展同步的新自由贸易区,打造成大陆对内对外的新通道。

海南自由港未来将对标新加坡、香港、迪拜的杰贝阿里港等自由贸易港城市,旨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。当前来讲,海南尚未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现代高科技工业加工的能力中心。它的强项主要集中在旅游行业,这恰恰反映了海南的主要优势。作为一个较为独立的岛屿,海南被视为一个理想的实验场所,赋予了率先探索和实施的使命。

相较于中国内陆的其他自贸区,海南自由港享有更为全面和深度的政策支持。我国提出的一系列政策、措施,包括更为宽松的税收政策、投资和贸易便利化、金融开放创新等,都将大大降低企业的营运成本,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,为海南自由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础。

海南自由港不仅仅定位于传统的贸易和物流中心,更重要的是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业的多元化发展。海南自由港也将重点发展旅游业,利用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,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。

可能在2025年底之前,海南将实现全面封关运作。实施全岛封关后,海南自由贸易港对于几乎所有进口商品将实行零关税政策。海南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,加之免税购物政策的实施,将极大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,提升旅游消费体验。这不仅能够促进海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,还将带动整个自由港的经济增长。

结语

海南自由港的发展优势多面且明显,不仅在地理、资源、政策层面具有独特优势,在经济多元化、开放性以及旅游与免税购物方面也具有巨大潜力。随着各项政策的深入实施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战略布局,海南自由港无疑将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,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
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